国家体育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,正式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的若干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这一政策的出台,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,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、完善体制机制,全面提升全民健身水平,同时为竞技体育培养更多后备人才。
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,体育在促进全民健康、增强社会凝聚力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,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,例如全民健身设施分布不均、基层体育人才短缺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衔接不畅等问题,此次《意见》的发布,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《意见》明确提出,到2035年,我国将建成覆盖城乡、功能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,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深度融合,具体目标包括:
《意见》强调,各级政府要将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,优先保障用地和资金支持,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城市老旧小区,将加快补齐体育设施短板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体育场馆运营,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,让更多群众受益。
青少年是体育事业的未来。《意见》提出,学校要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,并将体育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,支持学校与专业体育机构合作,开设特色体育课程,如足球、篮球、游泳等,为有潜力的学生提供专业化训练机会。
长期以来,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拔主要依靠专业体校,但这一模式存在覆盖面窄、选材局限等问题。《意见》提出,要建立多元化的选材机制,包括:
体育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。《意见》提出,要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,支持体育旅游、体育康复、体育科技等新兴业态,推动体育与互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融合,打造智慧体育平台,为群众提供更便捷的健身服务。
政策发布后,多地体育部门迅速行动,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。
一些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政策落地,某知名体育品牌宣布,未来五年将投资10亿元用于社区体育设施建设,并联合地方政府开展“全民健身公益行”活动。
多位体育专家对《意见》给予高度评价,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李明表示:“这一政策抓住了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,既注重普惠性,又强调专业性,有望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双赢。”
普通群众也对新政策充满期待,一位社区健身爱好者王女士说:“以前想锻炼却找不到合适的场地,现在政府加大投入,我们健身更方便了。”
《意见》的出台,为我国体育事业描绘了清晰的发展蓝图,下一步,国家体育总局将联合相关部门,加强政策落实的监督与评估,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,也将继续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,不断完善政策内容,推动体育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。
体育不仅是竞技,更是健康的生活方式,随着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的协同发展,我国体育事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。